无水花,也精彩!省青少年跳水冠军赛湛江代表队团体总分第一
肋木腰腹力量比拼、在弹网上腾空旋转、1分钟靠墙倒立、在跳板上完成动作回到圈内落点……11月22日—24日,一场没有水花的跳水赛在湛江市跳水运动学校拉开战幕。
跳水陆上赛现场。吴东俊 摄
跳水陆上赛现场。吴东俊 摄
广东省青少年跳水冠军赛是一场在陆上进行的跳水比赛,是广东特有的比赛形式,参赛选手年龄在12岁以下,是检验广大少年儿童跳水运动员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的重要赛事。来自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惠州、茂名、湛江的7支代表队,共计69名选手跻身本次比赛,按参赛运动员的年龄设三个组别,比赛包含弹网、跳板、陆上跳台、素质力量和全能5个项目。
这场竞争激烈的比拼中,湛江以475分的团体总分,排名第一。
获奖的选手正在展示自己的奖牌。吴东俊 摄
获奖的选手正在展示自己的奖牌。吴东俊 摄
没有水的跳水赛
跳水陆上赛,究竟是一项怎样的比赛?
跳水(陆上)赛从开展延续到今天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是从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和专项结合的基本功全方位考核。
“跳水看似和陆上不相关,但陆上训练是跳水运动不可或缺的一环节。每个跳水运动员都是先从陆上开始学的,通过陆上的训练建立起跳、翻腾、入水等动作的概念和肌肉记忆。跳水(陆上)赛就是对跳水运动员的考核,其成绩是衡量一名运动员长远发展的重要参考标准。”广东省跳水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凌海婵介绍道。
选手在进行素质力量的比赛。吴东俊 摄
选手在进行素质力量的比赛。吴东俊 摄
水中见功夫,陆上练基础。运动员先有一个陆上辅助训练,把它练成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再移植到水上来训练,这样才能在水上展现优美的姿态。
一般的孩子进行陆上跳水训练最合适的年纪是7—10岁,要先把基本功掌握好。在跳水陆上赛中,小选手通过动作呈现出自己的力量和基本能力。对于跳水选手来说,陆上训练显得至关重要,所有的跳水运动员在自己职业生涯中,永远离不开陆上的训练。跑步是基本的体能锻炼,但在蹦床上做运动则是领会动作要领的练习,就是像全红婵这样的奥运会冠军,也是从小到大离不开蹦床上的训练的。
选手在进行弹网上比赛。吴东俊 摄
选手在进行弹网上比赛。吴东俊 摄
陆上赛尽管不如水上赛那般精彩,但对于选材而言,却是挖掘跳水运动员的良机。
“陆上跳水冠军赛每年都会举办,会持续跟踪成绩出挑的参赛选手,再结合跳水锦标赛的水上表现,好苗子会推荐给省跳水队。”凌海婵紧盯着参赛选手的表现。
小身体爆发大能量
本次比赛在湛江市跳水运动学校陆上训练基地进行,没有比赛的日子,训练基地从未空置,这群跳水娃娃们在此日复一日地刻苦训练。
在常规训练日的晚上,我们看到了一群5—11岁左右的孩子,在教练的带领下,在蹦床上进行空中姿态训练,或是在排队举杠铃,加强力量训练,还有些孩子在师兄的辅助下,练习倒立。
选手在进行肋木腰腹力量比拼。吴东俊 摄
选手在进行肋木腰腹力量比拼。吴东俊 摄
这群孩子小一点的还在上幼儿园大班,完全是稚气未脱,懵懵懂懂的样子,左瞧瞧,右看看,像一群放飞的小鸟,精力无限好。
“720o旋转抱膝,你的脚要绷直、身体也要直立,刚刚的动作不行,再来。”跳校的教练正在带训,为跳水娃娃们穿戴好护具,用拉绳将他们吊到半空中,练习空中翻腾的动作。由于正值上学季,跳水队员们只能在下午放学后过来训练,一般训练一个半小时。
陆上跳台比赛现场。吴东俊 摄
陆上跳台比赛现场。吴东俊 摄
跳水有一系列的动作:走板、起跳、屈体、翻腾、打开、入水,全部在不到两秒内完成,因此也被称为是“一秒钟的艺术”。这些简单的陆上动作萌娃们每天要重复几百下,对于大部分竞技体育来说,重复、枯燥、精益求精会伴随整个训练过程。如果没有陆上那些努力,不可能入水之后呈现出优美感。
跳水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而陆上训练就是打基础练基本功,压腿、绷脚尖、弹跳、耐力跑、倒立……训练量非常大,受伤也是常有的事,这对小将们是一场考验,也是一次蜕变。
选手在跳台比赛中展示高难度动作。吴东俊 摄
选手在跳台比赛中展示高难度动作。吴东俊 摄
在专业训练中培养韧性
在泳池训练馆,5米深的跳水池左右两边各一排跳板和跳台,跳水苗苗们像下饺子一样排队往下跳,走板、起跳、腾空、转体、入水……大部分年纪小的队员还只能冰棍式入水,相比于师兄师姐,他们在泳池里溅起的水花的确不小。
还有些萌娃在跳水池的边边角角扑腾着学习游泳。“这些孩子大部分是教练到附近幼儿园、小学选拔出来的苗子,也有部分是家长送过来学习的,很多是没有游泳基础的,得从最简单游泳的开始教。”湛江市跳水运动学校相关负责人李伟杰介绍道。
小朋友在儿童池训练跳水。郭龙碧 摄
小朋友在儿童池训练跳水。郭龙碧 摄
“跳水苗苗的选拔要看孩子们的体格,胯要窄,不能太高,也不能胖,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根据父母的体格来判断他们有没有肥胖基因。”李伟杰补充道。另外,要关注孩子们自身的身体素质——包括爆发力、弹跳力、腰腹力量,在这些展现出的刚性条件之外,更多地也考虑到他们的性格。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运动员,他们必须有很冲的性格,缺乏韧性的运动员往上冲成绩的时候会明显地呈现出力量不足的问题。
小朋友在进行跳水训练。郭龙碧 摄
小朋友在进行跳水训练。郭龙碧 摄
9岁女孩甜甜从十米跳台往下跳,当问及她站在跳台上是否感到害怕时,她却说非常刺激,但也不否认入水的那一刻,水花拍打在身上还是感到疼痛。训练是枯燥而艰苦的,但他们能够站上跳台,直面跳台高度的生理恐惧,人生能有这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在性格塑造上已经超过了同龄人。
进入了跳水训练营,并不意味着就能成为跳水运动员,训练5个月后就要进行一波淘汰。选材的面广了,好苗子多了,他们之中,一定会有人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为广东跳水增光添彩;他们之中,也一定会有人不再走竞技体育道路,但在专业训练中培养的意志品质,必将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受益匪浅。
报纸版面
报纸版面
撰文:周梦雅 摄影:吴东俊 郭龙碧